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怎样为学生的成长筑牢“心”防线?4月8日,岳阳市“强基工程”推进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君山小学举行。这场由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君山区教育局承办的研讨会,集结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代表200余人,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为岳阳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按下“加速键”。
一场研讨会,为何聚焦“心理健康”?
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王娟在开幕式上向参会老师们提出:“近年来,岳阳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及教师队伍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还面临着‘学生需求多元化、专业发展不均衡、极端案例时发生’等一些挑战,我们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聚焦真需求,放下身份差异,全员深度参与,成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火种,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君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嘉勇强调。
课堂“破壁”:心理健康课也能“接地气”
上午9时30分,精彩的课堂展示环节开始。君山区君山小学的曾小艳老师首先带来《情绪大侦探》示范课。课程以侦探破案为主线,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调节情绪。课堂上,学生们化身"小侦探",在曾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
岳阳楼区东升小学的李亮老师展示了《这就是我》一课。李老师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通过绘画、分享等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自我探索之旅。
两节示范课结束后,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李昕凝老师组织开展了评课议课活动。与会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达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契合学生学情需求,将抽象的心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活动,值得学习和借鉴。
区域实践:小行动撬动大格局
作为东道主,君山区展示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域蓝图”,以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构建区域心理课程体系,搭建心育队伍成长阶梯,开展系列特色心育活动,持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为区域心理教育注入澎湃动力。
互动体验: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下午,全体与会教师参与了一场巴林特小组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教师们亲身体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
“这种体验式学习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师如是说。
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她指出,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示范,达到了预期效果。希望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专业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岳阳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自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卓 王娟
编辑:张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