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评论丨湖南旅发大会:洞庭波涌处 共绘一幅城
2025-04-18 11:28:27 字号:

图片3.png

洞庭湖的浪花在晨曦中苏醒,千万只候鸟掠过碧空,在长江沿岸的芦苇荡里投下斑驳的碎影。当湖南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的春风拂过岳阳城,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君山为砚、洞庭为墨,书写着一卷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盛世华章。

微信图片_20250407102101.jpg

生态明珠耀洞庭

君山区的自然禀赋如同上天馈赠的生态密码。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栖息着346种鸟类,占中国鸟类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冬季,天鹅、白鹤、白头鹤在此翩跹起舞,绘就“万鸟翔集”的生态长卷。长江与洞庭交汇处,江豚不时跃出水面,逐浪戏水,这些“水中大熊猫”的欢跃,正是长江大保护最生动的注脚。

图片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在此实现了诗意共生。麋鹿苑救助站的智能监测系统与生态修复工程协同推进,24小时守护着濒危物种栖息地;采桑湖的观鸟长廊采用可降解建材,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降至最低。当游客在芦苇迷宫体验生态研学时,生态补偿机制正悄然反哺着湿地保护事业。

微信图片_20211023145052.jpg

共建共享锦绣

旅游发展大会如同投入洞庭湖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层层扩散。君山区的民宿集群中,80%由当地居民自主经营,钱粮湖镇六门闸“风干鱼”老板刘静网上直播卖鱼,将手机开发成了“新农具”,年收入翻了三番。在许市镇,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生态农庄建设,既当股东又当员工,实现了“家门口的富裕”。

微信图片_20250417105102.jpg

智慧旅游系统为生态画卷增添数字底色。全区景点配备智能解说终端,游客扫码即可聆听洞庭文化故事;“云游君山”小程序集成线路规划、生态科普功能,让千年文脉与现代技术无缝衔接。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环境承载量,通过分时段预约和动态导流,既保障游览品质,又为候鸟栖息、江豚洄游留出生态缓冲空间。

微信图片_20250417112401.jpg

惠风和畅民生

旅游红利正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随着环湖马拉松赛道、湿地科普馆等配套设施落成,市民晨练有了新去处,学生研学多了好课堂。旅游专线公交延伸至每个乡镇,七旬老人王奶奶笑着说:“现在去城里看孙子,沿途还能赏江景。”

微信图片_20241111151126.png

产业振兴的种子在沃土中萌发。江豚造型的文创产品走红网络,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小龙虾”“大白菜”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电商走出湖南,农村合作社年均增收超千万。这场文旅盛会,正成为共同富裕的加速器。

图片

当暮色浸染洞庭,华灯初上的江豚湾传来悠远的汽笛。旅游发展大会不仅是聚光灯下的盛事,更是润物无声的变革。在这里,每寸土地都跳动着绿色发展的脉搏,每个笑容都映照着惠民共享的初心。正如奔流不息的长江,君山的故事将在共建共享中续写新的传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乐章,永远回荡在洞庭之滨。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佳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