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条风干鱼,就是年味儿!
2024-12-30 16:17:39 字号:

图片

年关将至,六门闸生态渔村的晒鱼场上琳琅满目,各色风干鱼让人目不暇接,大如鳡鱼、青鱼,一条可达五十来斤;小如刁子鱼、火焙鱼,个头虽小,味道却鲜美十足。

刘静熟练地摆弄着手上的翘嘴鱼,头朝外、尾对齐,中间再摆横两条,像一盘盘“鱼花”似的,成为了洞庭湖畔的独特风景。

这些风干鱼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们又是如何成为当地人和游客心中的美食佳肴的?

图片

六门闸风干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渔民们为了保存食物,将新鲜的鱼腌制后挂在船头风干。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古老的保存方法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美食制作工艺。

古人言,“食鱼贵新鲜,风干味更佳”。上岸渔民利用洞庭湖生态养殖鱼类资源,结合祖传工艺,经选材、去鳞、去内脏、腌制、清洗、风干六道工序,最大限度减少鱼营养成分流失,制作出品质上乘的风干鱼。全程除食用盐外无任何添加剂,盐味适中,半干半湿,既有干鱼的咸香,又不失活鱼的鲜味。

图片

如今,它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两年,六门闸风干鱼成为了“网红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十分畅销,深得消费者喜爱。随着风干鱼持续走俏市场,六门闸也摇身一变“网红景点”,到这里观鸟、赏湖、买鱼吃鱼的游客越来越多。张女士是刘静的老买主,从市区驱车一个钟头来此,只为最新鲜货源。

“香煎小鱼干的关键是掌握好油温,锅中‘滋滋’响时,轻轻放入小鱼干,静待两面煎至金黄,此时鱼肉外酥里嫩,口感层次丰富。”这是张女士儿子最喜爱的一道菜,因常年在外,过年归家时便格外想念这一味儿。

汪曾祺说过,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有时候不在于那菜式的本身,而是在于那时节、那人和那情感。

图片

中国人的文化里,吃饭不仅仅是简单的充饥果腹,更是联络感情、互诉衷肠的契机。一道道美味佳肴中往往蕴含着丰富而又美好的情感。在春节期间,风干鱼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之一。

寒冬腊月里,一碗蛋皮银鱼汤下肚,顺滑甘甜,五脏皆暖。这一条条风干鱼,终是让年味儿愈发浓郁。

年轻的刘静同长辈一样爱讨口彩,她说“鱼”音同余,吃完一条条风干鱼,盼望岁岁平安,年年有余,六门闸风干鱼能游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晏涛 杨雯静 吴秀丽

编辑:张佳玲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精致君山,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