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汪岳平和熊莹母女合影。
“38年,最美的青春芳华,给了乡村的孩子们。”
“12年了,我一直坚守在熟悉的讲台上。”
“这一路,她是我的影子。”
“这一路,妈妈是我的路灯。”
……
9月10日,岳阳市君山区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乡村教师汪岳平和熊莹母女登台演讲。她们守护乡村小学38载的故事,感动在场所有人。
△汪岳平老师教学有方,多彩课堂令人难忘!
默默坚守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书春秋。
今年58岁的汪岳平,是君山区广兴洲镇殷家铺小学的一名教师,扎根偏远农村小学教育一线。
38年前,汪岳平刚走上教师岗位,月工资70元。她教复式班,是语文老师,又是数学老师,还兼任全校音乐课。工资虽少,但看到孩子们都努力,觉得付出值得。
“为孩子们提供更好学习环境,是乡村教师的责任。”2002年9月,汪岳平在黄安小学担任校长,由于地处偏远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家长把孩子转去城区学校。她想办法改善学校环境,留住老师,提升教学水平,也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可,不少学生又转学回来了。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这句平常话,是汪岳平的“教育格言”。
逃课的留守儿童,成天衣衫褴褛、满头渣草,汪岳平把他们当作自己儿女照顾,时常给买新衣服,准备生日礼物。
农村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不少,汪岳平抓住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话题,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关心关爱。
有个单亲家庭小孩小玉(化名)性格孤僻,汪岳平帮她缴纳生活费,购买学习用品,经常找她谈心。小玉得到关爱和鼓励,后来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汪岳平的培养下,一个个学生长大成人成才。熊莹从小耳濡目染,一直把妈妈看成自己的偶像,从小立志长大当一名老师。
△熊莹老师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提灯引路
十几年后,熊莹如愿以偿,带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上讲台,续写妈妈守护乡村的教育故事。
熊莹初到广兴洲中心小学任教英语,能用于教学的只有一台录音机,孩子们不少是留守儿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熊莹教学中的一个个挑战。
“现实情况比想象中更复杂,很多问题都是书本上没教过的。”得知情况后,妈妈劝导熊莹说,乡村小学当然和书本上不一样,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乡村孩子是乡村人家的新希望。
课后,熊莹在妈妈帮助下,一起讨论教学过程,摸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熊莹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其一对一辅导,对他们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其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每天晚上,熊莹在网上找各种优质资源备课。妈妈陪伴她演练教学过程,引导她不断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
怎样让乡村孩子爱上英语,是熊莹一直面临的难题。
在妈妈指导下,熊莹利用休息时间做单词卡,自己画图做教具,自费准备上课所需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点。
如今,有了多媒体,熊莹想出新招。每一节课,她都做课件,自己像个“演员”,用热情问候、丰富表情和忘我投入,带领学生在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教师汪岳平和熊莹母女深夜备课。
薪火相传
教育,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一代人都在跑好自己的一棒。
2019年,湖南省第一届青年教师竞赛,熊莹凭借信心与实力,获得岳阳市第一名,顺利晋级省决赛。
“比赛参赛教师,都要提供20节课的教学设计、PPT、教具及反思。”熊莹依然记忆犹新,最具挑战性的是,上课前3分钟,评委会从你准备的内容中随机抽取一节课,也就意味着,所有课程参赛者都要很熟悉。
压力巨大,熊莹日夜备战。
一天深夜,熊莹的房门被轻轻推开,汪岳平探进头:“莹莹,12点了,该睡觉了。”
看到女儿焦急的样子,汪岳平索性加入进来。她们一起浏览课件,提出各自见解,还一起演练课件里的情境。台灯下,母女相依偎的背影,被夜色拉得很长。
这些年,汪岳平母女见证君山教育的快速发展,也诠释着乡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32岁的熊莹,已成为君山区及岳阳市骨干英语教师,撰写10余篇论文,制作的精品课、微课等,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还荣膺君山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岳阳市名师,入选国家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徐典波 汤可可 彭紫薇
编辑:张佳玲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热门评论
打开精致君山,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