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际,气候潮湿、雨水充沛
各种菌类生长迅速
进入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节
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
从而难以辨别
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湖南省2023年
5·17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日”到来之际
君山区市场监管局将用4个案例来告诉大家
误食毒蘑菇的严重性
01
自采蘑菇熬汤喝,9人中毒3人死亡
2022年6月21日,邵东市某镇村民上山采摘了1斤左右的野生蘑菇,当日中午邀其亲戚、邻居共15人在家聚餐,其中食用了蘑菇和汤的9名村民陆续出现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送医就诊后,病情仍快速恶化。当地政府接报后立即组织9人转至湘雅附二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急救。该事件最终导致3人死亡,3人进行肝移植,医疗费用高达百余万元,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创伤。
事后经专家鉴定,村民所采蘑菇为掺杂有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是我省最常见的夺命蘑菇,具有“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线”的明显特征。
02
食堂烹饪自采蘑菇,致群体性中毒
2022年5月16日晚,郴州嘉禾县某公司19名职工在职工食堂食用了公司院内空谷壳上自采的蘑菇,随后分别出现恶心、乏力、头晕、呕吐、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经送往当地医院急救、洗胃后,于5月18号全部出院。
经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确认,虽然此次事件中误食的热带紫褐裸伞属于毒性不强的神经毒性蘑菇,但在单位食堂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中毒事件,值得我们警醒。
03
野外作业采回毒菇,致多名职工上吐下泻
2022年6月8日,祁东县某供电所一名职工在外作业时,在附近山上采回了野生蘑菇并交由食堂厨师烹饪。当日傍晚,供电所共20名职工晚餐食用了该蘑菇,而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就诊后于6月9日先后治愈出院。
经专家确认,此次事件中误食的日本红菇是我省最常见的胃肠炎型毒蘑菇种类之一。一些在野外作业的工作人员有采食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的习惯,发生中毒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宣传教育。
04
采食野生蘑菇中毒,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丧命
2022年6月6日,租住在汨罗市桃林寺镇的广西人李某在山上采摘约10朵野生蘑菇并于当晚全部食用。6月7日3时,李某出现多次呕吐和腹泻症状,6时,李某在当地卫生室进行简单输液治疗后带口服药回家。6月8日,李某症状加重被送至当地医院,因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又立即转院至省人民医院治疗,6月10日,患者放弃治疗返回广西途中病逝。
经调查,该事件中所涉及的毒菇为俗称“黑白无常”的黑无常——灰花纹鹅膏菌,该蘑菇毒性极强,且存在假愈期,如食用量大,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期,非常容易导致死亡,应高度关注。
以上案例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自行采食野生蘑菇
加的不是菜,而是毒药!
请广大市民朋友谨记
一些野生毒蘑菇外形与食用菇相似
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
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预防食用毒蘑菇中毒最保险的方法
就是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请勿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
来源:君山融媒
编辑:张佳玲
热门评论
打开精致君山,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