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柔情无悔
2013-07-01 09:52:23 字号:

本报记者 王晴

  通讯员 罗学军

  “妈妈,我们永远爱您!”

  伴随一束纯洁的康乃馨走上台的是不远千里从广州赶回的3个孩子,她们发出心底的爱与感恩。

  这让当了18年“后妈”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曾爱民热泪盈眶。

  这是3月20日发生在岳阳市君山区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的一幕。

  1995年,曾爱民的丈夫病逝。她带着2个年幼的孩子走进了柳林洲镇长沟子村李德保家。李家家徒四壁,欠债1万多元。3个女儿最大的15岁,最小的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前妻王细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尽管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李德保的3个女儿说什么也舍不得妈妈离开。

  就在李德保左右为难的时候,曾爱民却主动提出让王细珍留下来,并且承诺自己来照顾她。刚进门时,丈夫李德保很消沉,脾气也特别大。李德保种有20亩田,白天在田间辛勤劳作,晚上还要通宵照顾病人。曾爱民知道丈夫心里苦,在生活上给予李德保无微不至的照顾。田里的重活脏活抢着做,晚上精心照顾病人,让丈夫早一点睡觉,用爱温暖丈夫的心。丈夫的脾气慢慢地顺了,欢声笑语又回荡在家中。

  刚过门时,李德保的3个女儿李全红、李国红、李玲玲对后妈还抱有敌视心理,生活上不服管教甚至处处刁难她。曾爱民相信,只要真心付出,视孩子们为己出,就能化解孩子们的成见。1996年,王细珍第一次中风,在医院住了整整一年。这时候李全红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专。家里债台高筑,没有能力供女儿上学了。懂事的李全红痛哭一场后决心南下打工。为了让女儿完成学业,曾爱民瞒着丈夫从娘家借来3000元给女儿交了学费。母爱感动了孩子们的心,母女关系渐渐融洽。

  王细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曾爱民坚守承诺,坚守了整整18年。18年里,曾爱民坚持冬天每月帮病人洗3次澡,夏天每天洗一次澡。曾爱民每天都是病人吃了才吃,病人睡了自己才睡。大女儿李全红说:“曾妈妈年年春节都要为病人妈妈添置新衣,自己18年里才做了4件新衣。”

  2001年,王细珍病情恶化再次中风,瘫痪在床,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曾爱民悉心照顾了90天。主治医生握着曾爱民的手动情地说:“您真了不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李全红3姐妹跪着对曾爱民说:“要不是您,我妈的坟头早长满了草。今后,我们姊妹一定好好孝顺您。” 这几年孩子们先后成家立业,但每逢曾爱民生日,孩子们都会不远千里赶回家,和“后妈”团聚。

来源:2013年3月24日湖南日报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